評論|從筆觸角度談印象派與後印象派

末之齋
Jun 14, 2024

--

莫內《日出·印象》

正在法國奥賽博物館展覽的「巴黎 1874:製造印象 — — 紀念印象派首展 150周年」,呈現了馬奈、莫内、畢沙羅、德加、西斯萊、莫里索、雷諾瓦等 31名畫家約 130 件作品。在此,我從筆觸的角度,談一下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差異。

印象派的畫家,大部分筆觸是掃或刷,即畫筆在畫布上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塗抹,比如馬奈、德加、莫内、雷諾瓦等;而後印象派的畫家筆觸大部分是按壓與排線,即做前後方向的力量施加或筆觸在小範圍內重複運動,比如梵高、高更,及部分塞尚的作品。掃或刷的筆觸所呈現的畫面效果是一片一片的,畫面較平整,顏料較薄,需要加更多調色油,筆觸運動速度較快,給人輕鬆流暢的感覺。如在莫内的《印象·日出》中,對天空及碼頭場景的處理,以及水面底層的處理,都用這種手法。

塞尚《Still-life wich apples》

而按壓的篳觸是一筆一筆的,筆觸短促,每一筆如安放在畫面上,顏料較厚,尤其筆觸末端,有時會留下筆觸離開畫面時的拉絲效果,這在梵高的畫中屢見不鮮,給人笨拙、質樸、厚重的感覺,如《向日葵》、《星夜》等。而排線類似把筆刷當硬筆使用,這主要體現在高更與塞尚作品中,尤其一些反覆塗改的作品,如塞尚的Still-life wich apples 等。

表面看是两種繪畫技巧,其實是两種對世界的認識觀念,掃或刷是塗抹或覆蓋,筆觸是形與色的工具,也是構成形與色的局部,尤其是形。其順序是調一個顏色,然後將顏色把形塗滿。如馬奈的《陽台》中對綠色門的處理、德加一些畫作中對牆面的處理等。而按壓是前後的動作,如同拿刀刺入敵人,是與畫面搏鬥,是對抗,掙扎,不苟且,每一筆的形與色與現實一一對應,就好像屍體上的每一個傷口,都對應着一刀。

馬奈《陽台》

其次,掃或刷的筆觸是形式先於筆觸而存在,通常腦子中先有個對形式的認知或判新,繼而,筆觸將形描繪出來。而按壓的筆觸是筆觸先於形式而存在,畫者的每一筆都是具體的,作畫時每一筆只活在當下,有時候當下興奮了或哀傷了筆觸隨時反應出來,甚至筆觸與筆觸之間產生韻律,進而形成一種不同於現實的筆觸組合或形式,比如在梵高的畫中,經常遇到屋頂、道路變形,如《奧維爾教堂》。那不是先有個變形的想法,進而把變的形實施出來,而是完全没想,筆觸到哪裏,形式就是怎樣的,畫者控制的只有一個,就是什麽時候停止。這也是印象派整體給人的感覺輕鬆、日常,而後印象派給人感覺瘋狂、粗野的原因。

梵高《奧威爾教堂》

至於哪種筆觸好?這各有千秋,只有適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但任何事物發展到極端,其劣勢就會顯現。比如塗抹式的筆觸發展到後期就會變得油滑、浮誇。比如莫内晚期的作品《睡蓮》等,當然,這與他的眼晴出現了問題有關。這也是塞尚說「莫內只不過是一隻眼晴」的原因,言外之意,是缺乏思考。而按壓式的筆觸,一旦不是發自内心,就會變成追求如何擺弄筆觸的學問,就像初學者發出如何排線才更炫技那般的訴求,成為矯揉造作的嘩眾取寵。畢竟在筆觸這件事上,再怎麼真誠都不爲過。

原文刊於《明報》2024年6月14日

--

--